首頁 > 敕勒川 > 正文

感受春運里的發(fā)展脈動

2025年春運自1月14日開始,至2月22日結束,為期40天。這是中國春節(jié)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運,也是有著8天長假的春運。全社會跨區(qū)域人員流動量將達90億人次。億萬人跋涉千里,風塵仆仆,只為回家團圓。這場全球罕見的人口遷徙,承載著歸鄉(xiāng)人的期盼,也折射出社會的發(fā)展脈絡。

有人關注春運的“難”——票難買、路難走;有人聚焦春運的“變”——高鐵普及、網(wǎng)絡訂票、服務升級。然而,在所有的變與不變之間,最動人、最恒久的底色,仍是那份穿越時間與空間的溫情。

春運,不僅僅是物理上的移動,更是情感上的歸心,是親情、友情、社會溫度的集中展現(xiàn)。溫情,才是春運最美的底色,是它讓這場大遷徙超越了冷冰冰的數(shù)字和統(tǒng)計,成為一場人間大愛的流動。候車廳里,志愿者為老人送上一杯熱水;站臺上,工作人員耐心指引迷路的乘客;列車上,乘務員在熙熙攘攘中護送孩子找到父母。這些微不足道的善舉,匯聚成春運里最溫暖的風景。春運不僅是一場體力的考驗,也是一場心靈的碰撞。人與人之間的點滴善意,編織出歸途中的溫暖記憶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不僅是旅客,更是溫暖的傳遞者。

科技賦能,也正為春運帶來別樣的“溫暖”。近年來春運的變化令人矚目,從綠皮火車到復興號高鐵,從人工購票到手機掃碼,從排長隊進站到刷臉通行……科技的發(fā)展極大提升了春運效率。然而,這些變化的背后,最值得關注的仍是“以人為本”的溫情理念。12306系統(tǒng)的升級,體現(xiàn)了對弱勢群體的關懷——候補購票功能讓買不到票的旅客有了更多機會,老年人優(yōu)先購票通道減少了他們的購票困擾。鐵路部門的“無紙化”服務,在減少排隊時間的同時,也保留了人工窗口,照顧不會使用智能設備的老人。這些細節(jié),正是科技賦予春運的人文溫度。春運的進步不僅在于更快的列車、更便捷的支付方式,還在于科技發(fā)展過程中始終不忘人的需求,確保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溫暖與關愛。

春運于科技之外的,便是文化上感知與認同的溫情。2024年12月4日,春節(jié)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作名錄。春節(jié)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,而春運也不僅僅是歸鄉(xiāng)的旅程,更是文化傳承的橋梁。春運,讓各地文化在流動中碰撞交融,也讓人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根脈。正如季羨林所言:“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,都有其賴以生存的文化傳統(tǒng),這是一個民族的根?!贝汗?jié),是文化認同的旅程,是中華文化千百年來對“團圓”價值的最好詮釋。無論身處何方,人們的歸心似箭,正是對這種文化認同的最好證明。

春運的故事,每年都在上演,每次都不一樣,但唯一不變的,是那份歸心似箭的牽掛,是那份人與人之間的溫暖連接。在滾滾春運大潮中,愿每一位旅客都能感受到這份溫情,讓回家的路更加溫暖,讓團圓的意義更加深遠。(作者:龐博 單位: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)

[責任編輯:溫慧娟]


評論一下
評論 0人參與,0條評論
還沒有評論,快來搶沙發(fā)吧!
最熱評論
最新評論
已有0人參與,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

版權聲明

一、凡注明來源為"正北方網(wǎng)"、"北方新報"、"內(nèi)蒙古日報社"、"內(nèi)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(chuàng)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,版權均屬內(nèi)蒙古正北方網(wǎng)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。 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否則以侵權論,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
二、凡本網(wǎng)注明"來源:XXX(非正北方網(wǎng)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
三、轉載聲明:本網(wǎng)轉載稿件有些作者不明,請相關版權單位或個人持有效證明速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以便發(fā)放稿費。

正北方網(wǎng)聯(lián)系方式:電話:0471-6651113 | E-mail:northnews@126.com

今日內(nèi)蒙古